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些系统地阐释《易经》经文的文字。人们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经过组合,就成了奠定易学基础的《易传》。而这种形式,基本上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风格。象《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易经》如此经典的书籍,一定会不断地被学习、研究、发展、运用。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假设。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研究的行列中。
而随着研究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风格与流派。有古易、汉易、魏晋易、唐易、宋易、清易、现代易等不同阶段易,也有京氏易、王弼易、程颐易、朱熹易、船山易等不同风格易,还有象数易、义理易等不同流派易。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么多的研究流派、研究风格中,人们就各取所需,各得所取。也就因此将《易经》由“1”发展到无穷,充分展示了《易经》作为源头活水的“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