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的高度视地形起伏和防御需求而定,一般在3~8米间,厚度视材料和构造亦有不同,顶宽一般在4~6米间,可容五马并骑或数人并行。城墙顶面以方砖或条石循着墙体的起伏砌成一定坡度或阶梯形的路面,以便于行走。
城墙顶部外侧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瞭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的工事。垛口下端起点约与人胸腹部平齐,垛口的宽度约1.5~1.6米,上部有一个外八字形的小瞭望洞,下部砌有向下倾斜的射孔。在城墙顶的内侧,筑有一道与垛口并行的矮墙,高约一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它起着栏杆的作用。
城墙上根据需要每隔几十米至二三百米即构筑一座外侧突出于墙身以外的城台,为瞭望敌情和击退敌人攻击的据点,有实心、空心两种。实心城台只能在顶部瞭望射击,一般称为墙台。空心城台是明中叶的新创造,里面可以住人及存放较多的粮秣、武器,构造上高可二层或三层,一般称二层者为敌台,三层者为战台,中有楼梯可供上下,多为拱券结构。此外,也有用砖石砌外墙而内部用木楼层的敌台或战台。